球速体育新闻中心
QS球速体育手机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先生,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周天先生,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锦生先生,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先生,请他们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将围绕应急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与大家作个交流。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以来,习对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我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归纳成效:
一是突出预防为主,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我们把“防得住”作为硬道理,发挥国务院安委会的职能作用,着力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围绕“一件事”全链条厘清责任,组织开展了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共拆改违规设置的防盗窗和广告牌1232万处,既有住宅小区和公共开放空间新增充电端口648万个。我们坚持严格执法监管与热情指导服务并重,“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建立重点地区“结对帮扶”机制,对重点行业派出专家服务团,主动靠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企业安全发展。今年截至8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25.7%,重特大事故下降45.5%。
二是强化体系建设,救援行动更加高效。国家整合设立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我们加强灾害应对各方面全过程统筹协调,建立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指挥协调运行机制,建立上下联通的应急信息网络,加快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打有准备之仗。去年中央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大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今年我国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多项水文气象记录突破历史极值,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灾情,我们全力组织开展防汛抗洪救灾,会同财政部预拨救灾资金,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帮助,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彰显了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本色,也展示了“火焰蓝”的良好形象。
三是狠抓固本强基,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我们把固本强基作为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主题,标本兼治解决问题。坚持依法治安,推动制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发布了一批行业标准,把安全要求贯穿到规划、立项、建设、运行等各环节;坚持科技兴安,实施“智慧应急”战略,大力推进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我们还坚持人才强安,实施“应急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同时,我们积极支持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将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既为基层减负又为基层赋能。
四是坚持社会共治,人民防线持续加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我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大家广泛参与公共安全治理,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发展,推动商业保险、信用监管、安全评价等机构参与事故预防和灾害救助,不断壮大群防群治的力量。今年以来,全国受理安全生产群众举报31万余件,发放奖励3000余万元,我们还通报表扬了一批灾害信息员“吹哨”组织转移避险典型案例。我们拓展各种渠道培育安全文化,持续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力度,创新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加强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努力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了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下一步,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强化基层、提高能力,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切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战略部署,对应急管理改革也提出具体要求,请问应急管理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这些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全会通过的《决定》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用专节部署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这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安排。我们将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强化“救”的能力。围绕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尽快建成东北、华北、华中、东南、西南、西北六个区域救援中心,形成适应地区灾害特点的关键拳头力量;对标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的实战需求,加大航空救援、水域救援、人员搜救、应急通信、工程抢险等先进专业装备研发配备力度,健全救灾物资快速调拨投送机制,尽可能满足灾区老人、妇女、儿童等多样化需求,让救援救助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围绕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抓紧修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进一步加强党对应急管理的领导指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更好实现各方力量和资源的优化协同高效。国家层面已经建成了应急指挥总部,我们将指导各地建强省、市、县应急指挥部,配套完善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提高应急指挥的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
二是着力提高“防”的质量。围绕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我们将动态优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QS球速体育手机版,完善专家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推动隐患治理规范化、专业化;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引导企业主动查隐患、防风险,确保安全发展;我们还将在压实排查整治责任上下更大功夫,完善地方政府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审核把关销号机制,对明摆着的重大隐患不去查、不去改,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三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我们正在按会议要求和三中全会精神抓紧修改完善。文件印发后,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风险防范能力、队伍实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首次摸清了我国灾害风险的“家底”,我们将持续用好普查成果,推动风险源头管控和隐患精细化治理,不断提高基层综合减灾能力。谢谢。
我们注意到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职能有了拓展,任务也有所增加,面临许多新挑战。请问近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何深化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提升专业救援能力的?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改革转制以来,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的职能大幅拓展,年接处警量从2018年的118万起增加到2023年的214万起,五年来翻了接近一倍。针对任务需要,我们忠实践行习重要训词精神,立足国情深化力量体系建设,对标实战提升专业救援能力,队伍融合转型升级步伐有效提速,战斗力显著增强。
在深化力量体系建设上,我们织密城乡消防救援网,布点建设消防救援站、特勤站、政府专职消防队,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建设,指导各地成立乡镇街道消防站所2.4万个、明确工作人员9.5万余名。我们组建机动队伍,向20个省份派驻4900余名指战员,机动力量基本实现省份全覆盖,重大灾害救援全域机动。在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四川、甘肃6个省份,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打造区域性航空救援基地、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库和精锐突击力量,满足区域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需要。我们重点加强专业力量,组建高层建筑、地下场所、大跨度大空间、危险化学品、地震、水域、地质、雨雪冰冻等专业救援队5000余支,建实建强特勤队伍和灭火救援攻坚组。结合任务实际,各地还建设了山地、冰域、高空等特色专业救援队伍。建成6支跨国境森林灭火救援力量和12个特种救援大队,大庆、昆明两支航空救援队伍任务区域扩展到10个省份。
在提升专业救援能力上,推动国家级、省市级地震、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加大特种救援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师资和技术骨干8.3万余人。我们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举办“火焰蓝”比武竞赛、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赛。我们紧盯大灾巨险和极端复杂灾害,加强信息要素共享和力量联勤联动,深化实地熟悉演练与专家辅助决策,实现一体调度指挥和协同响应处置。我们强化新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常规装备升级,推动研发高精尖“撒手锏”装备和智能装备,创新实战应用技术。五年多来,我们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能力稳步提升,特别是在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京津冀特大洪水、湖南团洲垸决口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行动中,展现了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战斗力标准,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消防力量,贡献消防担当。谢谢!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关注到,中国地震局正在组织编制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建筑物抗震设防提供国家标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相关情况。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所以不同区域的地震危险性有明显差异。地震区划就是按照地震危险性的程度,将国土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对不同的区规定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区划图主要是为一般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和抗震设防提供标准,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以及社会防御措施制定和应急准备等提供依据。
我国从1957年开始已经先后制定了五代地震区划图,从前三代区划图开始作为“参考”“依据”,到第四代、第五代区划图开始就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所以这里可以看出我国抗震设防要求在不断提高。2022年,中国地震局正式启动了新一代区划图编制工作QS球速体育手机版。新一代区划图以防风险为总体目标,以“多概率、宽频带、高精度、陆海一体”为主要特征,预计到2025年底可以编制完成,同时启动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修订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基本完成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数据,我们建成了包含我国及周边地区破坏性地震目录1.4万条、小震目录23万条、1942次地震的1.1万组强震动观测记录等基础数据库;二是完成了全国地震构造环境分析和潜在震源划分工作,并且在唐山地震、郯城地震等强烈地震区开展了三维震源模型构建;三是建立了地震活动性、地震动预测、场地地震动等一系列关键模型,构建了地震动危险性计算的技术方法;四是在华北平原、四川云南等代表性地区开展了关键模型和技术的集成试点,完成了试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计算。
新一代的区划图编制充分吸收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土耳其7.8级和2024年台湾花莲7.3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提高地震安全水平。针对中国东部超高层建筑、人员高度密集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房屋设施,我们更加充分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和盆地深厚沉积层带来的放大效应的影响。针对中国西部密集分布的大型断裂带,采用三维震源模型和配套的地震动模型,更加精准地评价活动断层附近的地震活动水平。总之,新一代的区划图将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各类规划编制,有效支撑地震灾害风险识别评估和地震韧性社会建设。谢谢。
今年年初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请问落实情况怎么样?谢谢。
感谢您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今年以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全国各地以强力推进《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硬落实为主线,扎实开展“学铁规、明责任、硬落实、保安全”专项活动,压实各方责任,狠抓刚性执行,有力地促进了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八条硬措施”出台实施以来,全国矿山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截至8月底,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5.6%和31.99%。
安全责任方面,对照“八条硬措施”细化责任主体任务清单,分别明晰了企业责任任务15条、监管部门责任任务15条、国家监察责任任务15条、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任务6条,并推动照单落实。
灾害风险防控方面,确定并公布1128处灾害严重矿井名单,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专项监察2122矿次,开展水害防治专项监察821矿次,严格执法检查,累计查处重大事故隐患11257条,同时我们严格执行极端天气预警撤人,累计撤出13万人次,全力防范重大灾害事故。
“打非治违”方面,坚持“精准拆弹”,开展打击煤矿隐蔽工作面专项检查,全国查处隐蔽工作面725个,一批“炸弹”“毒瘤”被清除。严厉打击安全监控系统造假等重大违法行为,通报曝光企业291家,约谈企业3582次、企业主要负责人8533人次,行刑衔接399人。
安全素养提升方面,举办“全国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视频培训班”,参训1.3万余人,并推动70多万学员网络自学,安全红线意识更加巩固。
矿山安全国家监察督政方面,对山西、黑龙江开展矿山安全督导,分别推动出台制度文件388项、68项。矿山安全监察系统累计“督政”5558次,发整改函、监察建议函等2069份,约谈1697人次,矿山安全国家监察“利剑”作用更加彰显。
同时,我们也看到,矿山行业固有风险高而大,基础薄而脆,依然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危中之危。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件事、全链条”推进矿山安全改革发展,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矿产资源保障。谢谢。
2018年中国地震局启动了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探索我国地震孕育发展规律,请问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建设过程如何发挥地震科技支撑作用,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谢谢。
谢谢您的关注。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习主席向会议致信,强调“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同时在这次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致信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服务、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城市韧性、减轻链生灾害”的总体目标,充分借鉴国内外各类地震实验场建设经验,全力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2023年,批复了概算。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在四川、云南建设1769个测震、形变、地球化学、重力等各类观测站点。建成后,将具备在块体边界带识别6.5级以上地震孕震体的能力。
我们坚持“边建设、边产出、边服务”。2018年以来,实验场陆续推出高精度速度结构模型、莫霍界面模型等15项科学产品。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可在1秒内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我们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自动编目系统,是人工编目效率的3倍。近期,我们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相关成果为促进地震监测预报智能化、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我们坚持开门建设、开放运行。美国、俄罗斯、荷兰、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实验场科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省政府、云南省政府等科研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实验场建设。近年来,超过3000名国内外专家参加科学实验场学术年会交流,实验场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将锚定2035年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前列的奋斗目标,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将实验场打造成为世界地震科学中心、地震科技国际合作中心、世界地震人才中心,加快推进地震科技自立自强,以高水平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谢谢。
请问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转型中,针对重点行业领域消防安全隐患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考虑?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治理。
在立法立标方面。我们突出源头治理,加强消防法规标准建设,先后出台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租赁厂房和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消防规章制度23部,压实消防安全责任,严明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会同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发布《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等消防领域国家标准68部、行业标准35部,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在专项整治方面。我们以“全链条”监管的方式解决现实突出问题,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同时,排查高层建筑95.5万栋,督促整改隐患问题48.8万处;推进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排查“园中园”“厂中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多业态多产权混合经营场所突出风险;推进畅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问题376万余处。
在宣传教育培训方面。我们持续推进消防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比如,部署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暑期专项行动,举办中小学消防公开课直播;联合邮政部门开展“消防知识进万家”等活动。另外,针对违法转包分包、违规动火动焊、冒险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等行为,制作生产厂房、医疗机构、餐饮场所三类专题消防安全培训片,组织相关单位广泛学习。
在提高单位自主管理方面。我们针对新领域,新业态,编制火灾防范风险指南、检查指引和管理规则,开展示范式检查教学、蹲点式帮扶指导、预约式培训服务、巡回式技术援助,提升单位火灾隐患“自知、自查、自改”能力。聚焦“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人员密集等三类重点场所,紧盯重点人群和单位处置队伍,开展消防安全大演练活动,普及自防自救常识和技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营造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消防工作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谢谢。
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请问目前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推进?谢谢。
非常感谢您对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关注。矿山智能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今年4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作出系统部署。
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批准建设5个矿山智能化相关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协调将“智能掘进”“露天矿无人驾驶”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推动矿山企业、装备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
在坚持标准引领方面,发布《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引导各有关单位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发布《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打通了“数据孤岛”,破除了“信息烟囱”。
在加大政策激励方面,推动在煤矿产能核增、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央预算内投资、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将智能化装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在坚持示范引领方面,会同国家能源局开展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征集、公布2批共92个矿山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相继涌现出国家能源集团榆家梁煤矿、中煤集团大海则煤矿、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等一批典型案例。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国建有164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859处,有30余类2640台(套)机器人、1328台无人驾驶车辆推广应用,1.7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政策标准、科技创新、应用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矿山本质安全奠定重要基础。谢谢。
我们都知道,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全国多地发生了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受灾比较严重,请问国家防减救灾办、应急管理部在救灾救助方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举措,受灾群众又得到了哪些妥善安置和救助呢?谢谢。
谢谢凤凰卫视记者对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正如你所说,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强降雨过程多,而且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洪涝、风雹、地质灾害等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局地损失重,救灾救助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和救助,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有针对性的举措,可以概括为“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灾情预判,高效有序启动救灾响应。汛前,我们积极推进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救灾和灾情报送队伍业务培训,加强救灾物资向乡村一线预置,提高基层救灾救助能力。灾中,我们预判灾害发展趋势和救灾救助需求,提前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今年已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响应达到21次。灾后,我们根据灾情变化动态调整响应等级,先后5次提升响应等级,特别是针对湖南的灾情及时将救灾响应提升至二级响应。我们发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密会商研判,针对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的一些重点市县,组派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帮助做好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的来看,我们救灾响应的时效更强、频次更高、措施更实,持续传递了“国家在行动”的有力信号。
二是聚焦灾区需求,快速调拨中央救灾款物。入汛以来,我们会同财政部预拨了9批次中央救灾资金31.25亿元,足额确保了救灾急需,拨付效率更快、支持力度更大;我们还统筹中央和地方储备资源,会同国家粮储局调拨了21批次47.32万件折叠床、被褥、家庭应急包等中央救灾物资,满足群众临时避险、转移安置、过渡安置等不同时段需求;针对各地灾情特点和群众急需,我们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调拨了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紧缺物资,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聚焦重点环节,深入一线加强督促指导。我们组派多个核查组、专家组、指导组,蹲点式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面对面宣传解读救助政策,指导地方开展救灾救助工作。特别是紧盯集中安置点的管理服务,指导有序组织物资发放,努力保障受灾群众食宿等基本生活,特别是通常所说的要做到“五有”。另外,我们还协调提供医疗、文化、心理等服务,努力让受灾群众安心、舒心。我们在很多安置点也看到QS球速体育手机版,群众虽然受了灾,但积极自救互救,有的还自发参与志愿服务,让人非常感动。目前,灾区基础设施抢修抢通、倒损住房重建修缮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进加强指导,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一定能早日重建美好的家园!谢谢!